为了实现为用户创造更高运营价值的目标,近期长城重工在山东济宁落地了年产5万台智能绿色工程机械的产业园。
随着电动化成为新能源工程机械的主流趋势,装载机领域已经实现了突破核心零部件的限制,成为中国最早实现自主研发的产品类别之一。三一SW956E电动装载机 精准满足作业需求,广泛实践证实成熟度 装载机通常应用于作业场景固定、频繁程度高、日均作业时间长的场合,因此必须满足企业对效率和各类环境适应性的需求。
三一电动装载机生产车间在电动工程机械尚未普及之际,三一已经展开前期布局,实现工程机械电动驱动技术、集成控制技术以及智能化、自动化等关键技术突破。2023年,市场占比攀升至6.4%,销售量达3595台,同比飙升209.9%。随着电动化成为新能源工程机械的主流趋势,装载机领域已经实现了突破核心零部件的限制,成为中国最早实现自主研发的产品类别之一。20231-12月电动装载机占国内装载机总销量比重图 三一电动装载机2023年销量位居行业前列,成为这一增长趋势的关键推手。
在重要的国家隧道工程项目中,即使长时间在封闭潮湿、空气污浊的环境下工作,三一电动侧卸装载机在五千小时连续作业下的稳定性与耐用性表现赢得了客户的广泛信赖。在昆明云南建投推出的无人驾驶电动装载机的应用,标志云南省步入装载机自动化新纪元。生物基化学纤维、太阳能工业用超白玻璃、多晶硅、单晶硅等绿色材料产品分别增长70.2%、37.5%、54.1%、48.8%。
其中,新能源汽车产量达到92.7万辆,同比增长27.9%。智能消费品需求不断扩大,带动智能车载设备制造、智能无人飞行器制造分别增长89.2%、53.2%。占全部汽车产量的比重为33.4%,较2021年、2022年同期分别提高16.0、4.0个百分点。航空航天事业蓬勃发展引领链上行业高速增长,航空、航天器及设备制造业增长12.3%,特别是航天器及运载火箭制造、航空相关设备制造分别增长31.2%、13.9%。
10月份,在工业41个大类行业中,28个行业增加值实现增长,增长面近七成。10月份,主要新能源产品产量保持高速增长。
从三大门类看,采矿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9%,较上月加快1.4个百分点。产销衔接水平和出口继续改善。10月份,芯片、人工智能等领域相关生产设备生产快速增长。从累计增速看,1—10月份,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4.1%,较1—9月份加快0.1个百分点,今年以来呈逐月回升态势。
装备制造业支撑作用明显。23个行业增加值增速较上月加快或降幅收窄,334种产品产量增速较上月加快或降幅收窄,回升面均超过五成。光伏电池、汽车用锂离子动力电池、充电桩等分别增长62.8%、57.3%、33.5%。10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6%,增速较上月加快0.1个百分点。
下阶段,要继续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更加注重转方式、调结构、增动能,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加快培育工业经济发展的新动能新优势,着力补齐短板、拉长长板、锻造新板,努力推动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10月份,工业出口交货值降幅较上月收窄3.1个百分点。
10月份,产销衔接水平继续改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品销售率为97.4%,连续四个月保持在97.0%以上。专用设备制造业出口由降转增,增长1.6%。
绿色制造持续助力绿色发展。8个装备大类行业中,有6个行业增加值增速加快或降幅收窄,其中汽车制造业高位加快,增加值同比增长10.8%,较上月加快1.8个百分点。电气机械、铁路船舶等行业同比分别增长9.8%、9.6%,以上三个行业共拉动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4个百分点。要闻 工业生产平稳增长。多数行业和产品增速回升。总体看,10月份,工业生产平稳增长,积极因素不断积累。
从环比增速看,10月份环比增长0.39%,上月为增长0.36%。10月份,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2%,较上月加快0.7个百分点,连续3个月回升,增速高于全部规上工业平均水平1.6个百分点,对全部规上工业增长贡献率达45.1%。
其中,半导体器件专用设备制造、电子元器件与机电组件设备制造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33.9%、11.8%。制造业新动能不断积聚增强。
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长1.5%,回落2.0个百分点。其中铁路船舶、汽车制造业出口同比分别增长16.4%、9.1%。
10月份,工业生产稳定增长,多数行业和产品增速回升,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扎实推进,新动能加快成长壮大,工业经济呈现持续回升向好态势8个装备大类行业中,有6个行业增加值增速加快或降幅收窄,其中汽车制造业高位加快,增加值同比增长10.8%,较上月加快1.8个百分点。下阶段,要继续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更加注重转方式、调结构、增动能,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加快培育工业经济发展的新动能新优势,着力补齐短板、拉长长板、锻造新板,努力推动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10月份,芯片、人工智能等领域相关生产设备生产快速增长。
产销衔接水平和出口继续改善。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长1.5%,回落2.0个百分点。
从累计增速看,1—10月份,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4.1%,较1—9月份加快0.1个百分点,今年以来呈逐月回升态势。10月份,产销衔接水平继续改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品销售率为97.4%,连续四个月保持在97.0%以上。
占全部汽车产量的比重为33.4%,较2021年、2022年同期分别提高16.0、4.0个百分点。其中,半导体器件专用设备制造、电子元器件与机电组件设备制造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33.9%、11.8%。
绿色制造持续助力绿色发展。其中铁路船舶、汽车制造业出口同比分别增长16.4%、9.1%。电气机械、铁路船舶等行业同比分别增长9.8%、9.6%,以上三个行业共拉动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4个百分点。多数行业和产品增速回升。
航空航天事业蓬勃发展引领链上行业高速增长,航空、航天器及设备制造业增长12.3%,特别是航天器及运载火箭制造、航空相关设备制造分别增长31.2%、13.9%。总体看,10月份,工业生产平稳增长,积极因素不断积累。
生物基化学纤维、太阳能工业用超白玻璃、多晶硅、单晶硅等绿色材料产品分别增长70.2%、37.5%、54.1%、48.8%。装备制造业支撑作用明显。
制造业新动能不断积聚增强。其中,新能源汽车产量达到92.7万辆,同比增长27.9%。